“中国问题专家”坎贝尔,被正式提名美国常务副国务卿
北美
北美 > 要闻 > 正文

“中国问题专家”坎贝尔,被正式提名美国常务副国务卿

(观察者网讯)据美国白宫网站消息,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提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中国问题专家”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出任常务副国务卿。

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等美媒认为,在美国忙于应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激烈冲突之际,拜登选择提名其亚洲事务助理为国务院“二把手”,这表明拜登政府对“印太战略”的重视,华盛顿依然重点关注“对抗中国影响力”。

现年66岁的坎贝尔被认为是美国政府的“亚洲事务专家”,曾在奥巴马任内担任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他几乎参与了拜登政府在亚洲政策方面的一切事务,包括创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促成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一份声明中称,“坎贝尔对我们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的热情和承诺加强了美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提高了我们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

拜登对坎贝尔的提名还需要获得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批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表示,国务院希望参议院尽快通过提名。前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已于今年7月退休离任,坎贝尔的上任将填补美国国务院持续数月的“真空”状态。

库尔特·坎贝尔 图源:法新社

目前,美国政府正忙于应对其他地区的外交挑战,特别是欧洲的俄乌冲突和中东的巴以冲突。现任和前任美国政府官员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持续升级的冲突让美国的一些亚洲盟友担心,美国可能会在中东陷入战争泥潭,此时坎贝尔出任常务副国务卿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

曾在小布什任内担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的车维德(Victor Cha)称,韩国和日本等美国盟国依然对局势感到担心,“但让坎贝尔出任国务院二号人物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表明拜登政府致力于推进和实施其‘印太战略’。”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声称,他支持拜登的提名,希望坎贝尔能够努力推动“遏制中国”的竞争行动,“美国的最高决策者要继续关注印太地区和中国威胁,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日也向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发布通知,称坎贝尔是一位“有远见的决策者”。

坎贝尔曾在2016年出版的书中概述他对亚洲的态度,主张加强现有联盟,与印度、印尼等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应对中国的崛起。

今年7月,美国“The Wire China”网站刊登了前《华尔街日报》记者鲍勃·戴维斯对坎贝尔的专访。当时坎贝尔声称,中美关系恶化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主导的国际和地区秩序”,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美中关系的本质都是“竞争关系”。

10月,坎贝尔在接受美国“ChinaTalk”网站采访时又声称,美国和中国可以在气候问题等双方都感兴趣的领域合作,“我们希望在竞争依然主导美中关系的环境中,双方可以继续进行高层接触和务实的沟通。”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对《南华早报》表示,坎贝尔被提名为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证明了“印太地区”和中国在拜登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提名意味着他的政策得到了认可,服务于拜登政府的总体目标。这还表明,拜登政府当前的政策将延续下去。”

对于拜登政府一再鼓吹的“中美竞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美方在谈论中美关系时言必提竞争,仿佛竞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主题,甚至是全部的议题。中方的态度和立场是明确的,竞争应该有助于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符合双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期待,而不应不择手段给对方“使绊子”,无所不用,企图把对方拉下马。

汪文斌说,中方不回避竞争,不惧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公平合理的,应该是良性、有规则的,有红线、有禁区,不能无视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不能将核心利益问题作为竞争工具、挑衅手段。竞争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事实上,中美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渲染竞争有百弊而无一利,寻求合作是必须而不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