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银之城,一世坎坷
北美
北美 > 文旅 > 正文

夕阳下的银城波托西

波托西的劳工饭,混了动物下水的一种粗粮粥

波托西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地处安第斯山脉东部的普纳高原,海拔约409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波托西还是个只有印加人安安静静生活着的小村落。而随着神奇银矿的发现和殖民者的贪婪,这座“白银之城”也经历了太多坎坷。

神奇矿山

相传15世纪,印加帝王来此地寻找金银宝石,当工人完成勘探准备开山时,却听到撼动山体的雷鸣声,兼有一个声音说:“不要从这座山上拿走银子,因为它注定要给其他主人。”印加帝王随即停止开采,而工人们谈到巨大声响时的象声词成了小村的名字——波托西。

这座山就是波托西附近的里科山,世界上最大的银矿。或许是印加帝王的工人偷懒,将这泼天的宝藏留给了西班牙人。16世纪,西班牙人殖民南美洲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寻找宝藏,除了供西班牙王室贵族挥霍,还要从东方源源不断地换回丝绸、茶叶、瓷器和香料。

明朝的命运就这样与遥远的南美小镇联系到一起。白银在当时扮演着高价值贵金属的角色,碎银、银锭、元宝,在各个阶层的生活中都不可缺少。明朝将银列为法定货币后,对银的需求量大增。波托西白银的产量当时能占到世界所有银矿的60%以上,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亚洲、美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体系。

到了17世纪中期,波托西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繁荣程度一度比肩伦敦、巴黎和马德里。成批的商人富人开始移居到这里,鼎盛时期,各个阶层近20万人生活在波托西,依托白银矿,大量的精美豪华建筑建造起来,86座教堂就是见证。这座城市甚至还衍生出一个西班牙谚语:valer un Potosí,意为“价值连城”。

人间炼狱

波托西的银矿刚开采时,西班牙殖民者征用了大量印加原住民当劳工,但这远远不够用。于是,西班牙人开始从非洲运来黑奴,让他们做最底层、最累的活,比如运输重物及银矿石。同时,殖民者还强迫原住民几乎无偿为银矿工作,比如成年男性劳动力必须为矿山工作,为期4个月。

银矿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劳工们只能忍受着低温和浓度极高的粉尘,每天工作20个小时左右。他们饥肠辘辘,只能嚼着苦涩的古柯叶让自己稍微兴奋一些,继续熬着超负荷的工作,压榨与剥削让许多人未满4个月劳役期便凄凉地死去,白银变成血银。印加人被征役,亲友在出发前就为他们举行葬礼。

波托西最早开采出来银矿石含银量超过40%,比较原始的冶炼炉即可满足要求,高峰时冶炼炉数量达6000多座。小镇上终日弥漫着呛人的粉尘和味道,活着从矿上出来的人也难活过40岁。据说,当时有800多万印加原住民葬送在这个犹如人间炼狱的地方。

再后来,波托西的矿石含银量逐渐转低,直到18世纪被墨西哥的银矿迎头赶上,继续为西班牙效力。原来4900多米高的里科山被生生挖得下降了十几米,开凿出的多达8000多条坑道让山体千疮百孔,但它依然是小镇最坚实的背景墙,这里的矿脉仍是世界上银含量最高的。

300年间,里科山生产出的几万吨白银,可以从波托西架一座银桥跨越大西洋到达马德里,因采矿死亡的劳工们的尸骨也可以搭一座桥从波托西到西班牙。因此,波托西又被称为“地狱的入口”,西班牙荣光的背后是这些生命最无助的呐喊,最终止息于历史长河之中。

世界遗产

随着可开采银矿石日益枯竭,波托西就此衰败下来,玻利维亚独立后经济状态一直难有改观。今天的波托西是波托西省最大的城市,仍是一个重要的采矿中心,银矿产量不高也一直没有停产。这里还有其他矿产资源,比如锡、铅和铜。时至今日,殖民时期老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都保留了下来。1987年,波托西以老城及银矿对世界的影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来波托西,除了银矿,可参观的地方都集中在老城的中心广场附近。广场东侧是纪念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建的纪念碑,通体由白色大理石建造,高高地直冲天空,非常壮观。以广场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又引出数条狭窄且弯曲的街道,殖民时期的市政厅、造币厂和教堂屹立在街道两侧。

波托西国家造币厂建于1572年,1825年玻利维亚独立后废弃,如今被辟成博物馆,成了玻利维亚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造币厂是西班牙殖民时期所建,占地面积巨大,看上去就像一座漂亮的宫殿。博物馆展出的物品都是波托西银矿在最辉煌时期使用过的。劳工们开采出来的银矿石会运到造币厂铸成银币,之后在银币上加盖西班牙国王印章,就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使用。博物馆大楼里面陈列着多架木质造币机,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一目了然。

波托西大教堂是俯瞰城市的绝佳位置,登上教堂钟楼极目远眺,山上裸露着褐色的岩壁,开采过的痕迹仍清晰可见。特别是黄昏时刻,夕阳余晖将整座山峰和城市染成金黄色,风景唯美,如梦如幻。一面是老城的精美绝伦与宁静,一面是里科山银矿的遍体鳞伤和沧桑巨变,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波托西这座“银城”逐渐恢复一些往日的辉煌,变成玻利维亚独具一格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