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许昌,当一天穿越的人
北美
北美 > 文旅 > 正文

来许昌,当一天穿越的人

去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把春天簪在头上的地方,

去之后,我偶尔出现了穿越的错觉。

走在街上每次都能看到不同朝代的“古人”,

而当地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春节期间,“不是xx去不起,而是xx更具性价比”的宣传标语,把这座城市推上了“风口浪尖”。

对,这座城市就是许昌。

“不是泉州去不起,而是许昌更具性价比。”

其实这已经不是许昌第一次爆火了,早在几年前,许昌胖东来超市的名头就几次登上热搜,

许多网红博主也争相打卡,甚至将一个超市变成了旅游打卡景区,

和河南其他城市相比,许昌爆火的原因,确实有点不太一样!

不过今天,聊的不是胖东来,而是许昌另一大网红

——许昌簪花。

严格地说,许昌与簪花,有点挨不着边。

但是这座城市是如何借上了簪花这阵东风,再次爆火?

这次的许昌之行,或许给了我答案。

01

慢下来、再慢一点

下车后,和煦的春风吹得人直犯懒,环城的护城河与河边的杨柳树相得益彰,安静而惬意。

听当地人讲,夏天才是许昌最美的季节。

接天莲叶的荷花挤满了池塘,穿梭在河边的蜿蜒小路,淡淡的荷香便能扑鼻而来,

盈盈绿水,照得这座城市“近悦远来”,这里也被形象地称为“莲城”。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轴线上,竟然有一个占地面积3300亩的中央公园,

清晨,人们或沿绿茵小径漫步、或在河边平台健身,以你的美景与健身的市民,总是格外协调。

谁能想到,现在有着绵延110公里的城市生态水系的许昌,曾经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甚至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由于缺水带来的环境恶化,许昌还一度被戏称为“许脏”。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横穿许昌市

但好在,南水北调工程穿城而过。

许昌迅速抓住机遇,彻底调整了城市的水域系统,将芙蓉湖作为水系连通工程式蓄水的第一站,上接灞陵河来水,下为鹿鸣湖等水系供水,

实现了城市形象的蝶变,从“脏乱差”摇身一变成了“河南最宜居的城市”。

一泓清水、绿茵小径,让人实在是离不开眼。

饶是钟情于特种兵旅行的我,在这里也忍不住告诫自己,

慢一点、再慢一点,生怕扰乱这座城市的惬意

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来到河边也烟消云散,

看着河边钓鱼的大爷,心都跟着静了下来,似乎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魔力,

不管你多忙,在这里都能静下心来,看看河边的柳树、天上的浮云、水中的小鱼……

在旅行计划中,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我硬是看着河边的柳树枝芽拂过水面、对岸的大爷一条鱼也没钓到、河上经过的游船已经有三艘……“荒度”了半个小时。

兴未尽,但我必须得赶紧找个酒店住下,不然就得“享受”露宿街头。

办理好一系列事情之后,正式开始许昌citywalk!

许昌火车站距离曹魏古城与春秋码头都很近,步行只需要几分钟,

这里是许昌的老城区,也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和许多城市的老城区一样,许昌火车站对面的这条街,并不整洁,挤满了小摊小贩,

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凭心街”

各种许昌特色小吃也在这里聚集:鄢陵烧饼、羊肉锅盔、烙馍、菜馍……

似乎许昌人对面饼类的美食格外钟情!

△鄢陵烧饼

△菜馍小摊

顺着这条小街出来后便是胖东来生活广场,一个堪比旅游景区的超市,不过不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因此就匆匆逛了一圈,确实人流量堪比5A景区。

感受了超市的拥挤之后,必须要来到河边静一静心。

好在河边离得很近,一条环城的护城河似乎不偏不倚,从哪里出发都用不了很久。

坐在河边,这次没有钓鱼的大爷,而是刚放学的小朋友,

三五成群,在河岸上方的小路上嬉闹。

沿着河边走走停停,春天傍晚的风也十分柔和,吹着花瓣顺水漂流,引得人心跟着静了下来,也是一种特别的旅游体验。

02

“偷闲把酒簪花去”

如果说傍晚的河边是一杯清茶,那么夜晚的曹魏古城就是一瓶烈酒,热烈而灿烂。

沿着马路边专门修建出来的长廊走过,像是经过了一场穿越,从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穿越到了歌舞升平的魅力古城。

一出长廊,黑夜中的一抹粉红便格外引人注目。

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簪花。

相隔很远,我看不清簪花女头上的装饰细节,却还是忍不住举起相机拍下她的背影,

我想,世人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是植根于潜意识之中的。

进入古城,更像是变装基地,

数不清的汉服体验馆与拍照打卡点,让这里成了更具性价比的“泉州”。

不仅有簪花造型,战国袍、藏袍、清朝格格、彝族少女、延吉公主……各种类型的变装应有尽有,满足了多少女孩的公主梦。

记得前几日网上流行的爆改被吐槽是流水线的网红妆容,

但是最起码,在这里被“爆改”过的女孩子们,此刻是开心的。

几十块钱就能还原儿时的公主梦,许多女孩儿们远道而来,我当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天晚上已经太晚,我只能第二天一早去体验。

于是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去迎接属于我自己的“爆改”。

由于出门太早,许多店铺都没有营业,只能随便找一家店,

为了契合个人气质,我选择了红色系的簪花,同行好友选择了蓝色。

回来看照片才发现,实在是太花哨了,但当时只觉得新奇与好看。

不得不说,簪花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但是头上戴的花我只觉有几斤重,更别提行动不便的长袍衣服。

满墙的珠翠和满箱子的塑料花,似乎显示着这家店的火爆程度,

实际上,这只是一家小店,是这条街上汉服店的冰山一角。

通过与店主的聊天,我了解到许昌的假发文化。

许多汉服变装要用到的大量的发包、发饰、发型,都是来自本地生产的,或许这也是许昌汉服变装爆火的原因之一。

在头上做文章,许昌一写就是几十年。

瑞贝卡假发厂是许昌最大的假发生产厂家,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小厂家与家庭作坊,

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假发,远销海内外。

据说,全球每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许昌,

许昌,一个当之无愧的“假发之都”!

3月16日,淘宝开辟“新疆包邮”专栏,主要涵盖了服装、日用百货、食品等多种类目。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销售额增长最快的竟然是跳民族舞时用的假发辫子,

能歌善舞的新疆人有了假发辫子的助力,跳出的舞蹈也更加绚烂夺目。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头发对于颜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昌人就是抓住这一热点,将“头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不靠海、不沿边、不临江,许昌却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外向型经济模式,

关键在于完整的产业链和“精益求精”的制造业精神。

从假发产业到簪花生意,一直如此,从未懈怠。

对于汉服簪花,许昌也是有着自己的生意经。

许多汉服体验馆门口,都设置有特色拍照点,即使不是在自己做的妆造,也可以进行拍照打卡,

红灯笼、亭台、油纸伞……

各种打卡地应有尽有,拍不完、实在是拍不完。

当然不止汉服装造,与汉服有关的一切这里几乎都能买到。

许多配套小饰品、拍照小道具、甚至连卸妆的湿巾都有专门的摊位售卖,

不得不说,许昌人的生意头脑是真令人佩服。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只有簪花造型只有女生的,没想到与化妆师交流过后才知道,还有许多男生的簪花造型,

“只要有头发,就能簪得上花”,

化妆师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

后来在古城里闲逛,还真见到了簪花的男生,丝毫不逊色于同行的女生,

只是遗憾当时没勇气能要上一张合影。

03

把三国文化写进了城市DNA

初到许昌,只听区县、景区命名,就知道许昌拥有浓厚的三国文化基础。

魏都区是我此行的集中地,同时也是许昌的中心城区。

除此之外,春秋楼、曹魏古城、灞陵桥、春秋码头、丞相府……

都在展示着这座城市DNA里的文化记忆。

《三国演义》中120回,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留下了80多处三国文化遗址遗迹,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走上灞陵桥,正巧碰上旁边有一位当地的大爷,见到我这个外地游客,向我介绍起了灞陵桥的由来。

相传在曹操攻下徐州后,刘、关、张三兄弟走散,关羽为护送两位皇嫂,暂归于曹操,

对于这样的名将,曹操十分珍视、礼遇有加。

但关羽在得知刘备消息后决然离去,走到许昌灞陵桥时,曹操带领一众官员相送,并赠给关羽一件战袍,关羽横刀挑袍,离开许昌,

关云长千里护嫂、忠肝义胆的佳话也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许昌人民耳熟能详的历史。

△曹魏古城

大爷似乎是关羽的崇拜者,越讲越起劲,顺带着把春秋楼也讲了一遍。

春秋楼名字的由来也是与关羽有关的一段佳话,关羽在护送两位皇嫂时,为了避险,

秉烛达旦、夜读春秋,因此这里被称为“春秋楼”。

进入春秋楼,才能更好地感受许常德三国文化,理解许昌人民对于关羽的崇拜。

△春秋楼

“抓一把就是三国故事,踢一脚就是汉砖魏瓦。”

这次我是真真感受到了许昌的三国文化有多迷人。

来许昌走一走、看一看,放慢脚步,来一场穿越的故事,感叹一句:

“魏都风华今犹在,莲城水韵梦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