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美国在气候政策上已“人格分裂”,现在能指望的只有中国
北美
北美 > 要闻 > 正文

美国学者:美国在气候政策上已“人格分裂”,现在能指望的只有中国

【文/观察者网 齐倩】2021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上任时高声宣布,“美国回来了!”

不到四年后的今天,特朗普携自己的“美国优先”政策归来,日前提名了美国石油公司CEO兼化石燃料坚定支持者克里斯·赖特担任下一届能源部长。

“就全球环境问题而言,美国已无可挽回地陷入了人格分裂。”

12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现在,只有中国才能领导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指出,作为碳排放大国,美国非但不能组织世界,反而要让世界适应美国“两极分化、令人沮丧的愚昧民主”所带来的混乱影响。

文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金融时报》特约作者亚当·图兹历数了美国政府近几十年间的气候政策变化,阐明美国从未认真对待能源转型的事实。他得出结论:世界将美国视为全球气候政策的可靠伙伴,极其愚蠢;现在的全球气候领导者,只能是中国。

特朗普今年7月提出“钻探,宝贝,钻探!”口号 视频截图

图兹提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科学家与其他人一样,将气候问题定义为时代挑战。迫于国际压力,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签署了首份全球气候协议《京都议定书》。

当时的美国国内,不少政客和议员否认气候危机,美国参议院还通过了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伯德-哈格尔决议”。2001年,布什上任后以‘协议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过重的负担’为由,单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阻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度。此后,美国仿佛陷入无限循环的“恐怖游轮”。

2016年4月,奥巴马政府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据介绍,为避免重演布什政府“退群”一幕,该协定无需参议院批准,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但尽管如此,美国依旧重蹈覆辙。2017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2018年,民主党人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再次团结起来推行环保政策。2021年,拜登上台,成功推出一项在美国具有历史意义的绿色能源补贴方案,即“通胀削减法案”。

但如今,不到四年后,共和党又占据了主导地位。文章称,特朗普未来可能会在国防和贸易方面保持政策连续性,但在气候问题上,美国将再次半途而废。

文章特别提及,过去几十年来,不乏支持新能源、注重环境保护的美国政府。但其实,美国很可能在说一套做一套,“喜欢新能源是一回事,认真对待能源转型又是另一回事”。

随后,文章举例说,拜登致力于推行绿色政策,但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石油生产国。同时,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充斥着专门针对中国的国家保护主义,不断进行气候外交也是意图恢复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被削弱的所谓“国际领导地位”。

“我们不可避免地得出结论:视美国为全球气候政策的可靠伙伴,是愚蠢的。”图兹如此表示。

那既然美国不行,谁还能领导世界应对气候变化?

图兹在文章中首先提到了欧洲。在欧洲,坚定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很少,各国均在推动能源转型,且欧盟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能源补贴和碳定价体系。但他还是将欧洲排除在外。

文章指出,随着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欧洲民众的政治情绪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采取严厉的气候行动。同时,欧盟将中国电动汽车、光伏等产品视作威胁,并诉诸关税政策。“这暴露出欧盟的虚伪:他们既承诺绿色协议,但又坚持使用自己制造的燃油车。”

图兹再次得出结论:如果说要有一个全球气候领导者,现在只能是中国。他解释说,中国与美国同是碳排放大国,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已经掌握了能源转型供应链,且有充分动机减少石油进口。

文章最后写道:“未来,中国不会单枪匹马,而是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同时,中国将在气候领域确立美西方难以质疑的领袖地位。”

11月11日,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 推文截图

当前,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美国在气候危机应对方面难堪大用的事实。

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诸多国际媒体均预测美国或将再度“退群”。

美国《华尔街日报》当时报道指出,基于特朗普曾主导美国退群的“前科”,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意味着,美国有可能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一结果也再次强调了许多国家早已认定的事实:美国国内存在严重政治分歧,已经令美国无法继续可靠地领导全球气候外交。

“这是一个美国应该参与竞争的出口市场,退出的一个潜在后果就是我们彻底失去竞争。”美国前高级气候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称,“现在每个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他指出:“我认为,随着美国退出,中国将会挺身而出,但方式将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