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新年旅行第一站,
我想选择去这里躺平。
比起人潮汹涌的昆大丽,这座小城没有风花雪月,却更得人心。
全国唯一以茶命名,还撑起了中国咖啡的半边天。
于茶和咖啡爱好者,都是理想之地。
这里还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也是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聚居地。
在云南大多数城市已被探索到尽头的时候,
这座小城隐蔽的山脉与村庄,成为了一方净土和乐园。
朋友琳琅,就是在新春第一时间去了这里——
云南,普洱。
她住在景迈山的寨子里,写到——
「只有零零散散的人,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寨,那一刻让我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这不正是躺平标配?
普洱,位于云南西南部,与缅甸老挝接壤。
北回归线从这里穿越而过,
哀牢山、无量山两大山脉纵贯全境,澜沧江、李仙江等河流切割出深邃峡谷。
地形上的不易,让这里人迹罕至,也让这里成为世外桃源。
春节后的现在,普洱日均温16-24℃。
最舒服的时间。
云雾与阳光交替笼罩茶山,山樱花零星点缀着古茶园。
可以喝茶可以品啡,可以徒步可以躺平,
可以寻找百年的马帮文化,
亦可以观看西南最壮观的日出云海。
作为新年第一站,这里实在是够慢。
茶叶慢,咖啡慢,生活慢。
但也正是普洱的「慢」,
足以疗愈这个春天,扑面而来的焦虑与愁绪。
01
走进景迈山,就像穿越了
从昆明出发坐高铁两个半小时,从西双版纳出发更近,40分钟,
很快就能抵达这座边境之城。
这里节奏慢,交通可不慢。
普洱,原名为思茅。
千禧年之后,云南为了让世界能迅速联想到这个普洱茶的著名产地,遂用茶来命名。
这在全国,也是头一份。
毕竟,茶山就代表普洱,来普洱必来茶山。
在连绵不绝的古茶山里,普洱隐匿着15座原始村落的生活日常。
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和哈尼族的族人,以自己的生活节奏,安宁平和地生活在此。
也正是因为这份与世隔绝的安宁,很多人把这里预设为自己的养老避世胜地。
来普洱,必须耐得住寂寞。
2023年10月,景迈山的古茶林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和大多数人一样,琳琅去的,就是这座景迈山。
它是中国六大茶山之一,其千年古茶的面积堪称茶山之最。
日本茶叶专家松下智和八木洋行生曾经称其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和「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景迈山中,遍布了云雾缭绕的寨子们。
从景迈大寨开始一路走走停停,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古寨日常。
布朗族的翁基古寨在山腰,
走进翁基,时不时能路遇布朗族的采茶人清晨背着背篓,走在山间。
在翁基古寨,世代以茶为生。
布朗族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露台,
种花晒茶,就是这片土地怡然自得的住家之美。
此外,古寨的寨顶,是看日出云海的好地方。
住在布朗族的木楼民宿,晨起推窗就是云海漫过古茶树的场景。
有意思的是,在景迈山,云海也慢。
十点多的时候依然能看到清晰的云海,白茫茫一片往往直到中午才会散去。
继续往山里走,巨树成群。
看蜂王树挂满蜂巢,看野生松鼠四处游弋,看巨大的榕树根,看人们穿梭于在茶山的道路上。
然后再找个咖啡店品尝咖啡,眺望群山。
人间有多值得,尽在不言中。
接着,继续往景迈山山坳里走,
就能抵达更原生态的糯干古寨。
1000多年历史的糯干,整个寨子被古茶树包围。
傣族寨子以寺庙为圆心分布,用琳琅的话说,一走进,眼前一亮。
「映入眼帘的傣族村寨,像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时空。」
糯干以傣族为主,建筑错落排布形成宽宽窄窄的小巷,茶摊几乎遍布了村寨的所有角落。
没有翁基古寨开发多,糯干古寨更趋于原始。
走走本地居民开的咖啡的茶档,吃吃寨子里的烤鸡和糯米饭,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景迈山的居民们,以茶为生,故有很多茶祖庙。
茶,就是布朗族及这里很多民族的信仰。
用他们的话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正是这些秉持着信念的先祖们,发现野生茶树,探索种植技术,才有了如今生生不息的万亩古茶园。
有了如今的景迈山,如今的世世代代。
景迈山上,有座帕哎冷寺,就是纪念茶祖帕哎冷。
据说当年茶祖帕哎冷死后,灵魂化为一片茶园。
布朗族每开辟一片茶园,心怀敬畏地种下第一棵茶树,这棵树,即为这片茶园的“茶魂树”。
每年在茶魂树上采摘下的头拔鲜叶,就是“茶魂茶”。
这杯茶,不仅有茶祖的庇佑,更有着整座景迈山的信仰与灵魂。
总结起来,要论旅行的项目,
景迈山也好,普洱也好,似乎都是乏善可陈。
但若是希望真心感受古村的生活美学,
感受山林的静谧,感受古朴生活的回归,
这里,就是有风的地方。
有巨大的芭蕉叶,有连片的古寨,与望不到边际的茶林。
琳琅准备离开的时候,竟然碰到村子里开始举行抽陀螺比赛。
不紧不慢地喝一杯茶,看着村子的娃娃玩乐。
陀螺转得飞快,在这慢悠悠的景迈山里,
停下了时间,划破了白茫茫的云海。
02
云南人留给自己的
私藏宝藏居住地
云南话,凹这个字,读成「wa」,四声。
走过一段山凹凹的山路,就能抵达这个「小凹(wa)子」咖啡庄园。
庄园建于1997年2月14日。
老庄主廖秀桂,已经是耄耋之年。
这座庄园,是普洱最古老的咖啡庄园之一,也是近些年,这里最受欢迎的咖啡庄园之一。
有讲解,有体验,风景好,时间慢。
当然, 在普洱,像小凹子这样的咖啡庄园,数不胜数。
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天玉咖啡庄园……风格各异,丰俭由人。
看,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普洱茶,还有风味独特的咖啡。
普洱的咖啡种植面积,几乎占了全省半壁江山。
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与肥沃的土壤,也为咖啡豆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里出品的咖啡豆,常带有浓郁的果香与花香。
电影《一点就到家》里,“远山树林的味道”,
想来,就是同样的意思。
常有段子说,抑郁了就来普洱吧。
如果一杯咖啡不能疗愈,那么就来两杯。
毕竟,哪座小城有普洱chill?
被茶山与雨林包裹,
左手全球咖啡生产线,右手千年茶马古道。
喝完咖啡去citywalk,再走走茶马古道上的百年马帮驿站。
那柯里。
这名字在傣语中,就有独特的意义。
“那”代表田地,“柯”是桥,“里”是好,所以整体意思就是“小桥流水、良田沃土、岁实年丰”。
普洱,养老小城再次实锤。
但正是这看起来平和安然的村落,
在当年却是茶马古道的交汇点,还拥有五条向外的茶马古道。
虽然如今石板小桥,走起来依旧静谧,
但内里,却藏不住浓厚的马帮文化与历史印记。
那柯里几乎没有商业入侵,村里的主干道两旁都是村民自己的房子和店铺。
喝茶和咖啡看日落,逛逛卖牛干巴和土蜂蜜的当地店铺,
跟着非遗传承人用马鞍皮制作茶针,傍晚沿青石板路寻找马蹄印拓片。
还能打卡当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拍摄地。
还是那句话,
普洱真的很无聊,但是也真的够chill。
此刻春日前往普洱,还能有更限定的推荐。
2-3月是小熊猫的求偶季,没错,就是小熊猫。
去一趟「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
在栈道,说不定可以偶遇蓬松尾巴的小熊猫从头顶树枝掠过。
预约夜游项目,黑暗中倾听长臂猿的啼叫,感受萤火虫的盛景。
若是更有闲情。
自驾两个多小时,可以抵达孟连。
这里是国产牛油果之乡,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巨便宜的水果。
有浓厚的东南亚风情,却没有版纳的人潮,0游客,超低物价,
如果说普洱已经是躺平度为90分的养老城市,
我愿称孟连为躺平度100分的边境小城,
云南人留给自己的私藏理想地。
重要的事情说第三遍。
普洱啊,很无聊,但普洱啊,真宝藏。
们恶
03
如果一顿米干留不住你
那就两顿
去年,我们发过一篇普洱下辖县澜沧。
我们的小伙伴在这个澜沧江旁边的人家里,住了十来天,
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澜沧的米干。
和澜沧一样,普洱的招牌,也是米干。
用晚稻的米浆,勾兑后倒在扁平的白铁皮圆盘上,放入装满开水的大铁锅里烫成型,然后乘热揭下卷起,再放入锅中蒸熟,取出后凉在竹编的筐内。
吃时,切成细条。
这种外形类似于广东河粉的食物,就是米干。
但吃起来就知道,薄如蝉翼,遒弹韧劲,细腻滑爽,这是河粉达不到的口感。
每一个普洱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米干天花板。
哪怕是低配版的鸡汤米干,黄灿灿滚滚烫的汤汁,配上新鲜的肉丝、韭菜,这浓郁的香气也会把你整个人吞噬。
又或者是重口味的牛肉粉肠米干,牛肉在上火煨之前,先切成小粒用重油和花椒炒香,再用小火慢慢地煨,每一口辛辣的油脂香都让人欲罢不能。
但真正体现普洱米干本质的,还要数豆浆米干。
用当地圆润饱满的干豌豆磨细,经三道筛子细筛后,得到细如淀粉的豌豆粉,
取一些豌豆粉,用适量水调匀后,倒在锅中煮沸成糊状豆汤,然后将刚蒸熟的新鲜米干切成细条状放入碗中。
舀入豌豆糊汤,加上非菜、豆芽、姜蒜水、酱油、味精、麻油、油泼辣子等佐料,配以泡萝卜,或泡包菜。
一碗豆浆米干豆香四溢,味道浓郁,口感松软、滑爽鲜香。
配上油条,是至今魂牵梦萦的早餐了。
也不能错过,普洱酸醋米线。
用本地的优质大米,口感Q弹爽,汤底现熬,再搭配上特制的酸醋,滚烫香辣的米线加一碗加冰果醋。
一个字,味觉盛宴。
在地的,思茅牛肉。
思茅本地菜,不像傣菜那么重口,有酸有甜有辣,其中,思茅牛肉是当之无愧的C位。
小米辣牛肉、牛肉干巴、牛肉冷片、凉拌牛皮、炖牛杂…
配上薄荷叶的清爽,做法多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有人说,这里治愈了自己的食欲不振,振奋了一整年的精气神。
背靠千年茶山,坐拥多民族文化与过往,
普洱这座滇西南的小城,
不仅能疗愈春天的愁绪,也是当代牛马的充电宝地。
走吧,春天,去人少的地方,
该充充电了。
最后,推荐一个干货。
如果你最近去普洱,可以试试这条小环线——
5天4晚小众环线
Day1:茶源思茅
茶马古道景区(非游客区,走石屏会馆-唐茶殿段)→
Torch咖啡实验室杯测→戴家巷古宅茶空间
Day2:景迈山茶魂
糯干古寨采茶体验→翁基古寺观云海→柏联茶园星空晚宴
Day3:孟连傣韵
娜允古镇宣抚司署(看金水漏印壁画)→
芒中佛寺抄傣文贝叶经→赶摆街淘傣锦
Day4:西盟佤境
勐梭龙潭徒步(寻龙摩爷牛头阵)→
木依吉神谷看佤族岩画+佤王宴(鸡肉烂饭)
Day5:镇沅野性
千家寨徒步(观野生古茶树王)→者东镇尝“瓢鸡宴”